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綠色觀念。隨著“綠色生態”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各行各業在積極探索一種新的、有效的發展模式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在建筑領域,這個行業也正積極探索一種更加綠色的建筑方向。而集裝箱與建筑學的結合,便造就了“集裝箱建筑”。那么,集裝箱建筑是什么呢?它是一種嶄新建筑類型。集裝箱建筑就是對廢棄集裝箱的二次利用進行的一種全新建筑形式的探索。把二手集裝箱稍做改造,用原有的鋼紋板作為建筑的圍護結構,用原有的框架作為建筑的支撐結構,既充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同時還具有諸多優勢。
建筑設計的本源是創造空間,集裝箱建筑設計也不例外,集裝箱建筑雖然從形式上屬于固定模式的拼接,但是從其根本屬性上還是要滿足建筑的目標和要求。集裝箱建筑的分類主要是單箱體和多箱體兩類。
單箱體形式目前仍然是集裝箱建筑的主流。它既可以用于繁華喧囂的鬧市,又可以用于清閑僻靜的鄉村。它可以是住宅、酒吧、餐廳,甚至是一間辦公室。集裝箱的本體賦予了這些建筑便捷的移動性,而這樣一座單體建筑所需要的工期也是十分短暫。雖然單個集裝箱有諸多優點,但其容積和功能畢竟有限。由于集裝箱很容易就可以堆疊組合在一起,很像樂高積木,所以能提供各種組合空間,滿足更多的功能需求。
箱體堆疊形成空間在堆疊集裝箱的時候,會出現箱體組合形成半圍合空間,這類空間的出現,豐富了集裝箱建筑的空間形式。而這種堆疊手法同時也豐富了建筑的造型,同時也會形成“建筑場”,這種“場”會通過不同的空間感受給人以精神上的暗示或啟發。單純使用集裝箱只能實現空間圍合,如果再加上鋼材與玻璃就可以形成半圍合以及開敞空間。通過這些構件的介入,集裝箱建筑會更好的體現設計的效果,加大內部空間的延續,豐富建筑立面和外在表現。
在施工裝配方面,國際海運對集裝箱的尺寸有統一的要求,因此每個集裝箱相當于一個標準的空間單元,這種模數化為施工帶來的方便快捷備受國內外建筑師青睞。集裝箱建筑如堆積木一樣充滿無限的可能,可以創造出靈活有質感的空間而其結構又非常清晰明確。
集裝箱建筑屬于裝配式建筑,將集裝箱在廠房內加工改造后,再運到場地進行裝配組合,極大地簡化了建筑的施工程序,縮短了施工周期,對于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集裝箱建筑從設計、建造到驗收等一系列環節都必須遵守相應的規范要求。集裝箱組合房屋采用既有集裝箱時,該箱體應為按國家現行標準《鋼質通用集裝箱修理技術要求》GB/T 12418檢修合格的集裝箱。箱體梁、柱部位不應有缺損,角件應完整并連接可靠。
在全球倡導綠色生態的今天,銘人文化對于移動商業空間產品集裝箱的打造,把對城市空間的爭奪,轉變成對空間的靈活使用和視覺優化,從而形成對城市建筑困境的創新式解決方案。集裝箱建筑用途廣泛,不僅可以打造集裝箱辦公樓、集裝箱民宿、集裝箱教室、集裝箱咖啡館、集裝箱服裝店,集裝箱酒館,還可以打造集裝箱美食街區、集裝箱活動中心、集裝箱體育館等。集裝箱建筑作為一種新的綠色建筑類型,因為它不僅移動方便,并在外觀上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還會降低部分造價,所以這也是現代綠色建筑著重探索的一個方向,其發展也得到了各國的廣泛的關注。